昌邑古代盐业遗址勘探野外阶段工作胜利收官
文章分类:文博新闻 发布时间:2018-04-28
4月21日,昌邑古代盐业遗址龙池片区勘探在龙池镇委镇政府的积极协助下,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完成预期任务,标志着2017年11月启动的昌邑古代盐业遗址勘探及保护规划编制项目野外阶段工作胜利收官(下营片区勘探已于2017年11月中旬至2018年1月下旬勘探完毕),此后将转入勘探报告及保护规划编制阶段。昌邑古代盐业遗址位于我市下营、龙池两镇,目前发现周代至金元盐业遗址211处,被列入“全国三普百大新发现”,具有重要价值。昌邑古代盐业遗址勘探及保护规划编制项目在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昌邑市政府、昌邑市文广新局监督指导下,由山东海岱文化遗产保护咨询服务中心、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昌邑市博物馆主体执行。该项目将为昌邑古代盐业遗址申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古代盐业遗址博物馆选址、“齐国盐都”文化名片打造、“文化名市”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鄑邑故城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座因管理盐业而设置的商周古城,该城与分布在其附近的东利渔盐业遗址群是本次勘探的重点。
一流的团队 打造一流的业绩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博导、著名盐业考古专家燕生东教授指导勘探工作。
山东海岱文化遗产保护咨询服务中心张振国主任现场指导勘探工作。
本次勘探,首次探明了鄑邑故城城墙、城壕、城门以及城内设施,取得重大收获。
这是2012年在鄑邑故城西南方向发掘的22座西汉窑址及大型建筑基址,本次勘探发现该区域东侧尚有大片窑址存在,初步推测与汉代在都昌设置的国家盐业官署有关。